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近期冒充平台客服进行虚假征信类诈骗多发 转账

来源:征信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19日 17:38: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被诈骗近80万元,电信诈骗为何如此猖獗?”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闻先生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上当受骗。 事情发生在6月25日上午。闻先生接了一个显示来自外地的陌生号码打

  “被诈骗近80万元,电信诈骗为何如此猖獗?”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闻先生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上当受骗。

  事情发生在6月25日上午。闻先生接了一个显示来自外地的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声称是某平台客服,说闻先生的账户绑定了某金融产品,属于违规网贷业务,会产生高额借贷费用,需要其配合关闭。为了证明身份,对方给出了他在平台上的每一笔订单信息,这让闻先生深信其身份不假。对方还告知,关闭此业务,需要同时关闭与其关联的其他平台网贷业务。在对方指导下,闻先生微信搜索关注“微粒贷”小程序,查看平台上默认的贷款金额,又把这笔金额绑定到个人银行卡号,再将这笔钱转到“微粒贷”的一个账号。对方谎称,这样操作就能关闭贷款平台产生的相关费用。此后,对方又指导闻先生微信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并给该公众号发送消息:“某某申请变更账户信息关闭违规网贷业务”“某某申请通过建设银行回收款项清除个人信息及订单”等。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整个犯罪活动向智能化、组织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大量犯罪团伙甚至形成了“一条龙”式的作案链条,严重侵犯了人们的财产权益。

  “假冒身份是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常燕表示,“投资理财”“虚假链接”“藏品拍卖”等也是常见套路。常燕表示,电信诈骗手法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公众要增强防骗意识,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提高警惕,第一时间告知家属相关情况。“如果无法辨别真伪,可以拨打咨询。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号码,如果对接到的电话、收到的短信心有疑虑,无法辨别真伪,可以拨打该号码咨询。”

  一通操作下来,闻先生就莫名其妙地向微粒贷等4个平台先后借贷了33.6万元,连同个人的银行卡现金存款,共计近80万元,被分成8笔转到了4个诈骗分子的银行账号上。半小时后,闻先生意识到受骗,并向当地派出所报警。

  本报记者 李万祥

  “骗子不仅有我在购物平台的账号和密码,而且还可以编辑平台APP的内容,可我自己并没有收到登录异常的提示。”闻先生对购物平台上的个人信息安全提出质疑。

  对于此类诈骗,郭少军建议,就个人来说,做好防范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网络购物过程中,不要通过外部链接登录各购物网站官网,应直接登录官网或者APP;二是留个人信息时注意保护,够用就好,不必特别详细;三是接到陌生电话时不能轻信,一定要通过官网或者客服进行核实,不能相信任何人提供的链接或者电话;四是坚决不通过陌生方式做任何有关财产方面的处理。

  近期冒充平台客服进行虚假征信类诈骗多发——

  “此类信息泄露,不是个案。这类诈骗活动,源头在于个人信息泄露,应根据具体的信息泄露渠道查找责任方。”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少军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本人在使用网络时信息泄露,二是平台信息出现了泄露。

  转账汇款切莫大意

  最近,不少北京市民都收到了反诈中心的一条短信提示。提示称,凡自称平台客服以影响征信、需注销账户、调整利率为由,需要共享屏幕填写信息的均为诈骗。近期冒充平台客服进行虚假征信类诈骗多发,对该类诈骗不可掉以轻心。

  电信诈骗套路多,转账汇款莫大意。专家表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既要加强惩治追责力度,帮助受害者尽力挽回损失,也要加大源头治理,促进平台企业完善安全管理规定,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做到安全可靠、便捷高效,让用户和消费者放心省心。

文章来源:《征信》 网址: http://www.zhengxinzzs.cn/zonghexinwen/2022/0919/951.html



上一篇:瞄准征信不良者,AB贷又火起来了
下一篇:以征信不佳、银行账户遭封控为由诱导借款人办

征信投稿 | 征信编辑部| 征信版面费 | 征信论文发表 | 征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征信》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