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民商法论文_征信视阈下信用权司法保护路

来源:征信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年07月12日 18:00: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概念廓清:征信语境下信用权本体论与关系论 (一)征信过程中信用权本体论 (二)征信过程中信用权与邻近权利辨析 1.信用权与名誉权的关系 2.信用权和隐私权的关系 3.信用
文章目录

一、概念廓清:征信语境下信用权本体论与关系论

(一)征信过程中信用权本体论

(二)征信过程中信用权与邻近权利辨析

    1.信用权与名誉权的关系

    2.信用权和隐私权的关系

    3.信用权与荣誉权的关系

    4.信用权与个人信息权益的关系

二、实证考察:信用权纠纷案件统计分析

(一)案由适用多样

(二)信息主体维权意识强,但对信用权权属认识不清

(三)侵权主体多元且行为较复杂

三、问题的缘起:信用权理论沿革及学说检视

四、主要争议:征信活动中信用权司法救济障碍

(一)信用权纠纷诉讼案由适用混乱

(二)侵权认定存在困难

(三)信息提供主体内控制度缺失,信息审核义务分配不当

五、制度承接:征信活动中信用权保护之法律进路

(一)宏观层面:以个人信息权益保护路径为主,重视财产利益救济

(二)中观层面:区分人格利益侵害场景,综合人格权案由适用

(三)微观层面:健全信息提供主体内控制度,引导纠纷诉前解决

(四)配套改革:重置举证责任,畅通司法救济

文章摘要:征信是信用经济的重要支撑,随着信用信息采集途径和手段的智能化与信息化,信用信息采集范围将不断扩大,也随之带来信用权纠纷数量的迅速上升。通过对征信领域已生效的80份司法裁判文书的对比分析,发现信用权纠纷在司法实务中集中表现出案由适用混乱、侵权行为认定困难以及信息提供主体内控制度缺失等问题。司法裁判的差异性,让研究再次聚焦产生信用权理论争议的缘由和征信领域中信用权本体论,进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视角构建以个人信息权益保护路径为主,重视财产利益救济;综合人格权案由适用,重视人格利益救济;健全信息提供主体内控制度,引导纠纷诉前解决等多种机制,以完善信用权纠纷的司法救济路径。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倪楠 丁元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论文DOI:10.16152/j.cnki.xdxbsk.2022-04-013

论文分类号:D923

文章来源:《征信》 网址: http://www.zhengxinzzs.cn/qikandaodu/2022/0712/912.html



上一篇:金融论文_对整治“征信修复”市场乱象的
下一篇:金融论文_基于央行征信数据的区域金融风

征信投稿 | 征信编辑部| 征信版面费 | 征信论文发表 | 征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征信》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